媒体报道

主页>医院动态>媒体报道

【齐鲁壹点】滨州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王帅帅:薪火传承岐黄术 仁心守护稚童安

儿科在古代又被称为“哑科”,孩子生病往往说不出哪里不舒服,且起病较隐匿、病情变化快,诊治难度和压力较大。然而,总有一些人在守护孩童健康的道路上默默坚持。滨州市中医医院儿科王帅帅主任深耕中医儿科二十载春秋,为千万患儿解除病痛;还曾经远赴青海祁连支医,用仁心仁术写下杏林春暖、大爱无疆最辽阔的注解。

王帅帅师从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三字经流派推拿”代表性传承人葛湄菲教授及臣字门第六代传承人、国医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徐荣谦教授两位泰斗,拥有扎实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。他倡导中药、针灸、推拿等传统疗法为本,中西医并重,杂合以治、药、推、针治疗儿童多发病、常见病。临床中对肺系、脾系、内分泌等疾病有独到见解,结合脏腑点穴调理小儿抽动症,癫痫,多动症,小儿厌食等疑难病,擅长儿童反复易感、肺炎喘嗽、哮喘、呕吐、泄泻、遗尿、夜啼及小儿斜颈、生长发育迟缓、过敏性疾病等儿科疾病治疗,疗效显著。

近年来,率先开展小儿常见病、多发病的外治工作,将中医辩证论治灵活地运用到工作中,特别提出“脾常不足,食积为先”的学术观点,以运脾消食化积,理气止痛为大法,对腹痛、厌食、泄泻等常见的脾系病,采用小儿推拿、中药敷脐治疗,其有效率均在90%以上。在王帅帅的带动下,医院儿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升,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逐年攀升。他曾荣获“滨州市优秀医生”“滨州市优秀医务工作者””滨州市中医医院十佳医生”等荣誉称号,并多次在国家级医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,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,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。

仁心为先,彰显医者温度 

王帅帅始终把患儿放在第一位,真正做到了“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他的诊室里,总是挤满了慕名而来的患儿和家长,而他总是耐心与每位家长交流,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乖乖就诊。一位患儿家属曾感慨道:“王医生不仅医术高超,还特别有耐心,每次都会详细解释孩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,让我们家长心里特别踏实。”

在一个寒冷的冬夜,一对焦急的父母带着反复高烧不退的患儿前来就诊。王帅帅接诊后,立即为患儿进行了详细检查,发现患儿患有重症肺炎。他迅速制定治疗方案,为患儿进行中医推拿和穴位贴敷治疗,并整夜守在病房,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。尽管疲惫不堪,但他始终高度关注着患儿的情况,直到患儿的病情逐渐稳定下来,他才放心地离开病房,此时已是清晨。经过王帅帅一周的精心治疗,患儿病情明显好转,家长感激地说:“宝宝能好起来多亏王医生医术好又认真负责,让我们感受到了医生的温暖和力量。”

奔赴祁连,传递滨州大爱 

2020年,王帅帅主动报名参加援青医疗队,跨越半个中国来到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。祁连县海拔近3000米,面对冰雪覆盖、氧气稀薄的艰苦环境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当地情况,他没有丝毫退缩,努力克服高原反应、气候差异、语言不通等困难,全身心地投入到支医援助工作中。

他不仅为当地患者提供了优质的中医医疗服务,还积极传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在科室每周进行教学查房、示教,开展专题学术讲座10余次,共带教学生5名(藏族3名,土族1名,蒙古族1名),培训卫生院人员70余人。相继在当地医院开展近10项中医适宜治疗项目,并教学当地医师熟练掌握,为祁连县人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。

他坚持每月参与义诊1-2次,穿过水流湍急的峡谷,走过崎岖不平的山路,将中医药技术送到基层、送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医人的大医情怀。在他的努力下,当地医院中医儿科医疗水平明显提升,当地百姓健康福祉得以增强。2020年12月,王帅帅被海北州委组织部、卫健委、人社局联合评为“援青优秀工作者”。

 

日月更迭,王帅帅医术渐进,白衣如初,颈间听诊器上的磨痕,默默诉说着二十年来与千万次心跳同频的温暖故事。在生命最初的云翳里,他宛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,为无数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澄澈的蓝天。